在西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楼,除了12个专业服务窗口,还有一个特别的13号——“悉心听”窗口,桌上“有堵找管家”的宣传牌格外显眼。“其实,这儿以前叫‘找茬儿’窗口,今年年初升级为‘悉心听’,因为除了让办事人提意见,我们更希望能静下心听他们的想法,全心为他们服务。”工作人员说。
“找茬儿”窗口升级“悉心听”
记者看到,“悉心听”窗口面前摆放了表扬、投诉、咨询建议、管家服务4个蓝色文件夹,每个里面都记得满满的。
还真有办事人“找茬儿”、“挑刺儿”的。“二楼大厅的4台电脑面朝南,在这等待办事儿,阳光照过来,屏幕很刺眼。”有市民这样留言。问题虽小,却被工作人员记在了心上。过了两天,一行反馈写在了这条留言下面,“我们已经装上了窗帘,感谢您的温馨建议,也欢迎您再提宝贵意见。”
更多的是一些办事人求助“老大难”问题。打开“管家服务”文件夹,前不久一位企业法人代表尹女士为了不影响员工工资发放,往返多次希望解决股权质押系统问题,她来到“悉心听”找管家求助。当天值班的工作人员汇报后,当即联系市场监管后台运维部门,然后协助办理。第二天下午,窗口人员对尹女士进行回访,她表示,业务已经顺利办完,对服务很满意。
“改革体验官”找出问题近四百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窗口搭建面对面对接平台,方便办事人第一时间表达诉求、反映情况。”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其实,促成工作人员整体“向前一步”,得益于西城区首创的“改革体验官”。去年,几十名代表委员、机关干部、高校学生被聘为体验官,他们明察暗访,对窗口服务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,其中一条就是提议设“找茬儿”窗口。
西城区政协委员余渡元是“001”号改革体验官,他已经参加多次体验活动,提的几个问题也收到了反馈,“我还等着今年的体验活动呢。”在余渡元等“改革体验官”的参与体验下,西城区政务大厅已陆续整改问题近400条。
部分区政府及政务大厅试点推行
据悉,政务服务体验员今年还将在部分区政府部门及政务大厅试点推行。市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将选择那些政务服务事项多、与企业群众办事关联度大、与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结合紧密的市和区政府部门,由政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、专家学者、媒体记者、企业家代表、律师代表、社区居民代表等组成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,进行体验。
“一是以企业和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,感受和发现办事过程中不方便、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。”该负责人解释,比如线下从咨询、取号、排队、填表、提交申报材料等;线上注册、登录、提交申报材料等全流程办理。二是以部门工作人员身份进窗口体验工作流程,重点发现审批过程中,材料多、环节多、流程不优、信息共享不足、告知承诺运用不够、技术手段应用不充分等问题。“经过这些全流程审批体验,才能改进后台工作,发现市民日常办事会遇到的痛点、堵点问题。”(记者 任珊)
-
北京公共交通领域推出“一码通乘”服务
乘客使用同一款APP在北京乘坐公共汽电车,可享受票制票价优惠,优惠幅度与使用市政交通“一卡通”普通卡刷卡乘坐公共汽电车相同。在开通北京公共交通“一码通乘”服务后,乘客使用刷码乘坐北京公共交通时,首先需将手机时间与北京标准时间同步,并确保手机电量充足。
-
明确年内开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80个
又一批老旧小区有望通过改造“旧貌换新颜”。市住建委等7部门昨天共同印发《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》,明确年内开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80个,完成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50个。
-
北京西城区:办事顺不顺 他们帮您先体验
在西城区政务服务大厅一楼,除了12个专业服务窗口,还有一个特别的13号——“悉心听”窗口,桌上“有堵找管家”的宣传牌格外显眼。“一是以企业和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,感受和发现办事过程中不方便、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。
-
小区厨余垃圾“打卡收运”
新修订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实施以来,海淀区环卫中心成立15个对接工作组,对接全区29个街镇2198个分类点,每天“桶车对接”对厨余垃圾进行“打卡”式收运。十多天前,厨余垃圾桶里会夹杂着用过的餐巾纸、一次性筷子、塑料瓶等其他垃圾,现在大部分桶里都只有厨余垃圾。
-
东六环西侧这条新路将直达“环球”
按照计划,环球主题公园将于今年内完工,明年5月开园。记者获悉,城市副中心东六环西侧路(施园街-张采路)道路工程项目将与前述道路共同组成环球主题公园骨干路网,为该地区的交通出行提供有力保障。
